打造複利系統,活出富足人生。
《投資最重要的事》讀後心得:這5個觀念,讓我3年賺了50%

我這一生,影響我最多投資觀念的人有4個,分別是華倫・巴菲特、查理・蒙格、台灣的闕又上老師,最後一個就是霍華・馬克斯(Howard Marks)。
今天來跟你分享,企鵝教練讀完這本書後統整出來5個最重要的觀念,來幫助你在股市中,比起別人擁有更大的優勢。
第二層思考

在一個國家,通常都會有一個指數代表著國家股市的表現,像是台灣的加權指數、美國的標普500指數(SP&500)等等,你只要買進追蹤該指數的ETF,可以很容易的獲得股市的平均表現(俗稱大盤),但如果你要超越股市平均表現,難度瞬間直線上升。
要打敗股市的平均表現,你必須比起更多人掌握優勢和洞察力,而『第二層思考』,就是其中一個能力。
什麼是第二層思考?
第一層思考是:『這個股票大家都看好他,所以我要跟著買。』第二層思考是:『大家都在買,導致股價太貴,報酬不一定想像中那麼好。』
第一層思考是:『股市大跌,未來完蛋了。』第二層思考是:『因為股市大跌,現在優質的公司股票反而變得很便宜。』
第一層思考是:『可可豆價格暴漲!這家公司將會陷入低迷!』第二層思考是:『可可豆漲價是因為非洲產地一次性的聖嬰現象,長久下來將會回歸平均價格。』
第一層思考往往是直覺冒出來的想法,第二層思考則是要刻意為之,或是你天生就有出色的洞察力,才能擁有的能力。
如果你沒有第二層思考,那你基本上跟大部分人的想法都一樣,你就只能獲取平均表現,如果你要打敗大盤,你必須擁有第二層思考。
『投資思考必須與眾不同。』
-《 投資最重要的事 》
不預測經濟
我在早年投資時,犯下最大的錯誤,就是一直預測經濟,但預測總是錯的離譜,我都開始自稱自己是經濟反指標。
幸運的是,我發現不用預測經濟也可以在股市獲得好績效,這點我跟書中所提出的觀點相同,不過要怎麼做?
如果你跟我一樣是長期投資者,那就只有一句話總結:『以低於該股票價值的價格買進。』如果你買到好價格,之後的經濟走勢就不用太管它了,說不定很好、也可能很糟,搞不好國外再次爆發戰爭,誰知道呢?我可沒辦法預測明天台灣會不會統治全世界。
我們沒辦法精確的預測經濟,但可以做好準備。我們可以先預想如果最糟糕的事情發生了,所持有的股票是否能安然度過,例如:
・如果通膨再次爆發,我所持有的公司、股票可以存活嗎?
・這家公司是否能在AI競賽中獲勝?或者,輸了也無傷大雅?
・我所持有的公司是否能適應未來不斷變遷的環境?
某些角度來說,你可能要有一些想像力,或者說你要有一點點悲觀,不過在股市裡做好最壞打算的準備,經濟衰退時你會顯得更從容。
『你不能預測,但可以做好準備。』
-《 投資最重要的事 》
掌握市場循環

當你認識到市場循環的存在,你就擁有更多優勢。
很多事情是不確定的,但以下這兩點我深信不疑:
法則一:多數事物都有周期。
法則二:在其他⼈忘記法則⼀時,就是產⽣獲利和虧損最⼤的機會。
我常會把股市想成四季,但凡有繁盛,就必有衰退;但凡夏日存在,就必有冬季,而我相信股市具有跟四季一樣的循環週期,且絕不能忘記這一點。
我很喜歡曾經聽到的一段話:『何時股市會出現泡沫?就是當大家都覺得不會有泡沫的時候,每個人都認為這次不一樣。』
而且作者提到另一個很有趣的現象,股市擺盪通常在中點的時機非常少,而是在兩個極端之間來回擺盪。
例如說:標普500的年化報酬率是10%,但你去看過去50年的紀錄,其實大部分每年的報酬率都有很大的起伏。
在市場樂觀時,大家會高估企業的估值;在市場悲觀時,大家會低估企業的估值,只要人類還存在這世界上,未來也會一直這樣循環下去。
『投資⼈做出最危險的事,就是忽略周期來推斷趨勢。』
-《 投資最重要的事 》
反向投資
買低賣高,超級難。
反向投資總是令人不安的,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,儘管股價非常便宜,但心理層面要買進卻非常難。
你是這市場少數幾個在反向投資的人,你可能會感到很孤獨,股市都在暴漲的時候,你反而謹慎行事,大家都在嘲笑你,甚至還要幾年過後才知道當初你的選擇是對的。
不過,反向投資時我常常會把三句話掛在嘴裡:
1. 不對,這好的不像是真的。
2. 不對,這壞的不像是真的。
3. 機率,站在我這邊。
『機率,站在我這邊。』是我在投資時最常在腦海浮現的一句話,可以讓我抱持更多的理性看待市場,也避免在市場恐慌時迷失自我,沉不住氣賣掉股票。
你可以為自己在反向投資時,設定一個小金句,當作平靜情緒的護身符。
『在別⼈沮喪拋售時買進、在別⼈興奮搶買時賣出,全都需要最⼤的勇氣,但也會提供最豐厚的獲利。』
-約翰.坦伯頓爵⼠
防禦性投資者
投資跟運動確實某些方面特別像,例如:
・賺錢或賠錢,輸贏一清二楚。
・類似零和遊戲,每筆交易通常有一方較佔上風。
我自己很喜歡書中把投資比喻成網球,投資的時候因為沒辦法掌握所有要素,像是經濟、市場情緒等等,我們應對的方式更像是業餘網球手。
業餘網球手獲勝的關鍵,就是減少失誤。減少打出界外的次數、避免發球失敗等等,換成投資可以說是傾向於防禦性策略,保留安全邊際。
安全邊際的意思是,如果你認為這檔股票的價值是100元,你花了80元購買,你就有20%的安全邊際,不小心判斷錯價值還有緩衝空間。
另一個想法,就是把投資比喻成打棒球。投資的世界,你可以等無限顆球投過來不打擊,只有你真正揮棒後才會算一好球。
你可以等非常多球都不打,可能會績效變差,但你本金一直都在,你並沒有被三振。
沒辦法控制情緒的投資人,就會每一球都亂揮棒,也不挑要打哪個位置的球,投手就算丟保齡球過來也照打,導致被三振出局,失去自信心。
最好的辦法,就是選定一定位置的球,並且等待投手往那個位置丟,把握好機會,就可以更高機率敲出安打、全壘打。
『只要能避免犯下⼤錯,投資⼈需要做對的事情就可以非常少。』
-華倫.巴菲特
《投資最重要的事》:總結

這本書絕對會是歷史榜上有名的投資書籍,可惜的是這本書並不容易讀,如果你沒有碰過股市可能會看不太懂。
作者之後的第二本著作《掌握市場週期》,我反而覺得比較簡單,對於新手投資者較友善。
另外,我也有在2022年買進的VTI上獲利大約50%,但我覺得有一部分是運氣,剛好在我有錢的時候遇到市場下跌,後來又有AI爆發推升股市增長,不然不太可能有這個績效。不過,反向投資的心理素質我也是在當初就準備好的。
現在我的目標是希望打敗大盤,長年下來有12%以上的年複利績效,邁向我所追求的財務自由生活,也希望這個讀後心得讓你與的夢想變得更近!
⮕ 《一個週末!打造千萬事業》書評:7大心法,邁向財務自由生活
⮕ 《貝佐斯寫給股東的信》讀後心得:長期思維,擁抱成功的失敗



